电书摊telebookstall

telebookstall

没有剑的剑客,没有书的书摊
telegram
x
discord server
youtube

政治光合作用

亨利・盧梭:獅子的盛宴

最高能的恆星#

神創造了混沌的空間後,第一件事便是「要有光」。在那顆碩大恆星浮現在虛無的空間後,生命才踏上了通往這個世界的方舟。

這個客觀世界的能量走向是十分無趣的,從高能到低能。沒有任何過程可以創造能量,一切都在消耗能量。生命存在的代價是更快地消耗能量,這就是生存契約論,生命永恆的困境。

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 99.86%。在空曠的宇宙中,恆星是毫無疑問的「高能」。生命最底層的存在方式便是借助太陽的高能。所有直接利用太陽能量的生命被稱為生產者,他們利用太陽能量的方式被稱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結構#

6 CO₂ + 6 H₂O + 光能 → C₆H₁₂O₆ + 6 O₂

當植物經過一夜的呼吸作用,身體中的葡萄糖不斷被消耗達到低點。在黑夜的盡頭,來自太陽的光輝,經過 8 分 20 秒,終於照射到了一片葉子上。光輝透過綠葉,可以清晰的看到葉脈。光合作用就這樣開始。葉子先進行光反應,利用光能分解水分子,釋放氧氣,產生能量分子;後進行暗反應,利用能量分子固定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由此,植物便可以依靠葡萄糖合成各種組織。

橋樑#

恆星是最高能,但生命無法直接利用。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橋樑,連接光能與化學能。那個橋樑便是電能。H₂O 被光解,電子被轉移。然後電子作為能量,被輸送到暗反應中,固定二氧化碳。從此能量就被固定在了葡萄糖中。

縱觀整個能量轉換過程,其實都是在量子層面的轉移。無論是光能,還是電能,化學能,都是量子相互作用的一種形式。

光合作用找到了光能與化學能之間在量子層面的共性。共性就是橋樑。越底層,越本質的存在就是越高級的橋樑。

固定#

所謂能量的固定,其實就是能量在不同形式中的表現。從光能到化學能,就是如此。為能量找一個新衣服,新造型,便是固定。

越底層的東西,越虛無,越無用,越沒有變數。為了創造更多變數,能量尋找到一種能展現換無限可能的中介。所以,有機物應運而生。

有機物既簡單又複雜。用簡單來成就複雜,用積累來挑戰世界,用已知來計算未知,用變化來達到永恆。所以一種可以成為「生命」的存在,其底層必須足夠簡單,以至於可以讓其結構足夠複雜,以表現為本能、靈性、智能。——生命的定義

現在看來,「簡單」就是規律與橋樑;「複雜」就是能量的固定與變數。

能量的固定物是一種中介。

去中介化》認為,因為「沒有與真正中心溝通的能力」,所以需要去中介。現在看來,有「去中介化」,那就必然要有「中介化」。一旦擁有中介,一個新的世界就應運而生了。能量之於有機物,便是如此。

累積#

植物相對於太陽是低能,但是相對於陽光是高能。因為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固定了光能。與此同時,經過時間的累積,植物固定的光能是遠遠大於陽光的。這就在小範圍內改變了能量的走向,造就了一個保護傘,一個獨立的系統。
西西弗斯

轉化#

光合作用找到了能量的根本聯繫,並固定了能量,累積成為次高能。但這還不夠,不是一個閉環。這個有機物平台還不具擴張性。轉化,最終使得光合作用形成閉環。光合作用固定能量的產物葡萄糖,一部分轉化為了澱粉、纖維素、脂肪;另一部分吸收氮轉化為了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由此,植物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擴大再生產,生成更多葉子、軀幹、果實、種子。通過繁殖或壯大自身,增大了光合作用的範圍。泥盆紀大爆發,原始陸地生態形成,氧氣濃度首次超過 10%,正是光合作用轉化的最終閉環。

政治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不止是植物的生存工具,也是人類社會的底層邏輯。政治光合作用既可以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光是什麼,也可以告訴我們光去了哪裡。

人類社會的能量來源#

太陽,我們的恆星是毫無疑問的最高能。它的光與熱直接為人類生存創造了適宜的環境。其次,人以生命的躯壳為食,或者是植物,或者是吃植物的動物。這些躯壳的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最高能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民以食為天,這就是人類社會最基礎的能量來源。
吃馬鈴薯的人 (De Aardappeleters) (1885)。油畫,82 × 114 cm (32.3 × 44.9 in)。梵谷博物館,阿姆斯特丹

當然,人類社會的能量也並非全部來源於太陽,地熱能、核能就是例子。不過,最高能只是相對而言,恆星之上也有更高能 —— 宇宙大爆炸時的奇點。但其他能量此時並不重要,因為人類可以缺少核能,但不能缺少太陽。在主要能量來源不改變的情況下,社會的基本結構也不改變。如果能量的主要來源改變了,那麼原有的這套規則就廢了。

高能者與固定者#

高能者與固定者的關係耐人尋味。高能者就是提供能量的一方,固定者就是接受能量的一方。前者可以類比為太陽,後者可以類比為綠色植物。

政治固定者不屬於人民#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從太陽,到生命躯壳,到人民,到王者,皆以前者為能量來源。生命躯壳不屬於太陽,人民不屬於生命躯壳,王者自然不屬於人民。所以這裡的王者不是君主,而是一種新的政治載體、中介。

統治階級是固定者#

「民以食為天」,揭示了人類社會的能量來源,打通了太陽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在人類這個次級系統中,誰是高能者,誰是固定者?

毫無疑問,人民是高能者,是政治最高能。而政治優勢者,或者統治階級是固定者。

人民並非低於固定者#

太陽,是高能者。植物,是固定者。但植物固定的不是太陽,而是太陽光,一縷很小的太陽光。
人民,是高能者。統治階級,是固定者。但統治階級固定的不是人民,而是個體的人。

噴泉的高度無法超過他的源頭,固定者的能量也永遠無法超過高能者。

太陽,不止有光;人民,不止有個體。高能者被固定,並不意味著太陽、人民就低於固定者。相反,在不改變固定方式的前提下,固定者永遠無法超過高能者。

政治光合作用的結構#

所謂政治光合作用,就是在政治次系統中,政治固定者將政治高能者的能量固定並利用的一種過程。所謂政治光合作用的結構,就是政治次系統中能量的流動過程。

? + ? + 個體的能量 → 政治固定者的能量 + ?

政治固定的橋樑#

光合作用找到了光能與化學能之間在量子層面的共性,那麼個體的能量和政治固定者的能量如何統一呢?

固定者並不創造能量,只是儲存能量,然後為己所用。固定者並不是通過物理的吃人獲得能量,人這種動物最高級的功能是智能的勞動。而要想維持這一最寶貴的功能,必須保證個體是一個個體。也就是說,人是不可分的量子狀態。

如果說個體權力是一個瞬時概念,個體能量則是三維概念,就像緩釋片那樣。因此,個體能量可以按照時間分割。按照時間分割的個體能量就是政治固定的客體與基本單位。

政治固定的手段#

這個世界是永遠變化的,但是人卻是追求永恆的。政治優勢者面對快速變動的權勢,面對政治弱勢者對自身地位的挑戰,必然恐懼權力的喪失。所以政治優勢者會用尽一些辦法來使自己的政治優勢固定化、資本化。就像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將水、二氧化碳或硫化氫等無機物轉變成可以儲存化學能的有機物」。——洼地

印第安人營地 彼得・莫蘭

在個體自給自足的日子裡,沒有任何可以政治固定個體。但,性、安全、食物…… 的交換是必須,所以個體之間必須進行交換。可以說是最原始的 P2P(Peer-to-Peer)。在原始狀態中,一部分政治優勢者憑藉自己的智力、體力、精力等優勢,積累了大量財富,逐漸成為了政治固定者。政治固定者積累的財富使得他們可以支配政治弱勢者的時間。簡單來說,你給我辦事,我給你生存的必需品。原始積累的財富成為政治固定者的第一種固定手段。與此同時,另一部分政治優勢者通過自己的優勢獲得了其他個體的認可。就像豬圈裡總有一頭豬可以稱霸豬圈。這一部分通過更為直接的權力來固定其他個體的能量。就像首領讓你去值夜班,你不去,首領及其擁護者就讓你吃不了兜著走。財富固定和權力固定彼此互相支持,構成了一個相互鬥爭又共存的矛盾體。所以,無論是權力還是資本都是固定個體能量的手段。

政治固定的趨勢#

政治固定起源於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和合作的需要。前者是固定者的要求,後者是高能者個體的要求。政治固定者固定的是個體的一部分能量,而且這種固定會越來越大。但固定的終點是什麼?回到政治固定的橋樑,本質是可分段的個體能量。噴泉的高度無法超過它的源頭,一旦個體被固定的能量無法維持其被固定的目的,那麼政治固定將會崩塌。吃不飽飯,就會造反。生育太累,乾脆不生。生存太難,直接玉石俱焚……
自殺 愛德華・馬奈
政治固定的根源就在於有些人太過聰明,聰明到通過財富或權力將這種優勢固定下來。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群體的自我糾正機制會消化這些固定者的聰明,進而增大群體,進化自身。

後記#

光合作用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類比光合作用可以獲得很多東西。強弱也可以類比光合作用,強弱就相當於量子層面的共性,其他的經濟、文化、身體、道德等等優勢都可以進行轉化。光合作用是轉化的聖經,是大自然的煉金術。光合作用是植物的根本,同樣政治光合作用也是群體的根本。

我不否認本篇很垃圾,前後寫了三個多月,結果製造出了一個垃圾。不過今天終於把這個垃圾打包了,丟掉就世界和平了!哈哈哈!

最後念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025-10-21]]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