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能的恆星#
神創造了混沌的空間後,第一件事便是「要有光」。在那顆碩大恆星浮現在虛無的空間後,生命才踏上了通往這個世界的方舟。
這個客觀世界的能量走向是十分無趣的,從高能到低能。沒有任何過程可以創造能量,一切都在消耗能量。生命存在的代價是更快地消耗能量,這就是生存契約論,生命永恆的困境。
太陽的質量占太陽系總質量的 99.86%。在空曠的宇宙中,恆星是毫無疑問的「高能」。生命最底層的存在方式便是借助太陽的高能。所有直接利用太陽能量的生命被稱為生產者,他們利用太陽能量的方式被稱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結構#
6 CO₂ + 6 H₂O + 光能 → C₆H₁₂O₆ + 6 O₂
當植物經過一夜的呼吸作用,身體中的葡萄糖不斷被消耗達到低點。在黑夜的盡頭,來自太陽的光輝,經過 8 分 20 秒,終於照射到了一片葉子上。光輝透過綠葉,可以清晰的看到葉脈。光合作用就這樣開始。葉子先進行光反應,利用光能分解水分子,釋放氧氣,產生能量分子;後進行暗反應,利用能量分子固定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由此,植物便可以依靠葡萄糖合成各種組織。
橋樑#
恆星是最高能,但生命無法直接利用。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橋樑,連接光能與化學能。那個橋樑便是電能。H₂O 被光解,電子被轉移。然後電子作為能量,被輸送到暗反應中,固定二氧化碳。從此能量就被固定在了葡萄糖中。
縱觀整個能量轉換過程,其實都是在量子層面的轉移。無論是光能,還是電能,化學能,都是量子相互作用的一種形式。
光合作用找到了光能與化學能之間在量子層面的共性。共性就是橋樑。越底層,越本質的存在就是越高級的橋樑。
固定#
所謂能量的固定,其實就是能量在不同形式中的表現。從光能到化學能,就是如此。為能量找一個新衣服,新造型,便是固定。
越底層的東西,越虛無,越無用,越沒有變數。為了創造更多變數,能量尋找到一種能展現換無限可能的中介。所以,有機物應運而生。
有機物既簡單又複雜。用簡單來成就複雜,用積累來挑戰世界,用已知來計算未知,用變化來達到永恆。所以一種可以成為「生命」的存在,其底層必須足夠簡單,以至於可以讓其結構足夠複雜,以表現為本能、靈性、智能。——生命的定義
現在看來,「簡單」就是規律與橋樑;「複雜」就是能量的固定與變數。
能量的固定物是一種中介。
《去中介化》認為,因為「沒有與真正中心溝通的能力」,所以需要去中介。現在看來,有「去中介化」,那就必然要有「中介化」。一旦擁有中介,一個新的世界就應運而生了。能量之於有機物,便是如此。
累積#
植物相對於太陽是低能,但是相對於陽光是高能。因為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固定了光能。與此同時,經過時間的累積,植物固定的光能是遠遠大於陽光的。這就在小範圍內改變了能量的走向,造就了一個保護傘,一個獨立的系統。
![]()
轉化#
光合作用找到了能量的根本聯繫,並固定了能量,累積成為次高能。但這還不夠,不是一個閉環。這個有機物平台還不具擴張性。轉化,最終使得光合作用形成閉環。光合作用固定能量的產物葡萄糖,一部分轉化為了澱粉、纖維素、脂肪;另一部分吸收氮轉化為了氨基酸,進而形成蛋白質。由此,植物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擴大再生產,生成更多葉子、軀幹、果實、種子。通過繁殖或壯大自身,增大了光合作用的範圍。泥盆紀大爆發,原始陸地生態形成,氧氣濃度首次超過 10%,正是光合作用轉化的最終閉環。
政治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不止是植物的生存工具,也是人類社會的底層邏輯。政治光合作用既可以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光是什麼,也可以告訴我們光去了哪裡。
人類社會的能量來源#
太陽,我們的恆星是毫無疑問的最高能。它的光與熱直接為人類生存創造了適宜的環境。其次,人以生命的躯壳為食,或者是植物,或者是吃植物的動物。這些躯壳的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源於最高能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民以食為天,這就是人類社會最基礎的能量來源。

當然,人類社會的能量也並非全部來源於太陽,地熱能、核能就是例子。不過,最高能只是相對而言,恆星之上也有更高能 —— 宇宙大爆炸時的奇點。但其他能量此時並不重要,因為人類可以缺少核能,但不能缺少太陽。在主要能量來源不改變的情況下,社會的基本結構也不改變。如果能量的主要來源改變了,那麼原有的這套規則就廢了。
高能者與固定者#
高能者與固定者的關係耐人尋味。高能者就是提供能量的一方,固定者就是接受能量的一方。前者可以類比為太陽,後者可以類比為綠色植物。
政治固定者不屬於人民#
「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從太陽,到生命躯壳,到人民,到王者,皆以前者為能量來源。生命躯壳不屬於太陽,人民不屬於生命躯壳,王者自然不屬於人民。所以這裡的王者不是君主,而是一種新的政治載體、中介。
統治階級是固定者#
「民以食為天」,揭示了人類社會的能量來源,打通了太陽與人類社會的關係。在人類這個次級系統中,誰是高能者,誰是固定者?
毫無疑問,人民是高能者,是政治最高能。而政治優勢者,或者統治階級是固定者。
人民並非低於固定者#
太陽,是高能者。植物,是固定者。但植物固定的不是太陽,而是太陽光,一縷很小的太陽光。
人民,是高能者。統治階級,是固定者。但統治階級固定的不是人民,而是個體的人。
噴泉的高度無法超過他的源頭,固定者的能量也永遠無法超過高能者。
太陽,不止有光;人民,不止有個體。高能者被固定,並不意味著太陽、人民就低於固定者。相反,在不改變固定方式的前提下,固定者永遠無法超過高能者。
政治光合作用的結構#
所謂政治光合作用,就是在政治次系統中,政治固定者將政治高能者的能量固定並利用的一種過程。所謂政治光合作用的結構,就是政治次系統中能量的流動過程。
? + ? + 個體的能量 → 政治固定者的能量 + ?
政治固定的橋樑#
光合作用找到了光能與化學能之間在量子層面的共性,那麼個體的能量和政治固定者的能量如何統一呢?
固定者並不創造能量,只是儲存能量,然後為己所用。固定者並不是通過物理的吃人獲得能量,人這種動物最高級的功能是智能的勞動。而要想維持這一最寶貴的功能,必須保證個體是一個個體。也就是說,人是不可分的量子狀態。
如果說個體權力是一個瞬時概念,個體能量則是三維概念,就像緩釋片那樣。因此,個體能量可以按照時間分割。按照時間分割的個體能量就是政治固定的客體與基本單位。
政治固定的手段#
這個世界是永遠變化的,但是人卻是追求永恆的。政治優勢者面對快速變動的權勢,面對政治弱勢者對自身地位的挑戰,必然恐懼權力的喪失。所以政治優勢者會用尽一些辦法來使自己的政治優勢固定化、資本化。就像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將水、二氧化碳或硫化氫等無機物轉變成可以儲存化學能的有機物」。——洼地

在個體自給自足的日子裡,沒有任何可以政治固定個體。但,性、安全、食物…… 的交換是必須,所以個體之間必須進行交換。可以說是最原始的 P2P(Peer-to-Peer)。在原始狀態中,一部分政治優勢者憑藉自己的智力、體力、精力等優勢,積累了大量財富,逐漸成為了政治固定者。政治固定者積累的財富使得他們可以支配政治弱勢者的時間。簡單來說,你給我辦事,我給你生存的必需品。原始積累的財富成為政治固定者的第一種固定手段。與此同時,另一部分政治優勢者通過自己的優勢獲得了其他個體的認可。就像豬圈裡總有一頭豬可以稱霸豬圈。這一部分通過更為直接的權力來固定其他個體的能量。就像首領讓你去值夜班,你不去,首領及其擁護者就讓你吃不了兜著走。財富固定和權力固定彼此互相支持,構成了一個相互鬥爭又共存的矛盾體。所以,無論是權力還是資本都是固定個體能量的手段。
政治固定的趨勢#
政治固定起源於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和合作的需要。前者是固定者的要求,後者是高能者個體的要求。政治固定者固定的是個體的一部分能量,而且這種固定會越來越大。但固定的終點是什麼?回到政治固定的橋樑,本質是可分段的個體能量。噴泉的高度無法超過它的源頭,一旦個體被固定的能量無法維持其被固定的目的,那麼政治固定將會崩塌。吃不飽飯,就會造反。生育太累,乾脆不生。生存太難,直接玉石俱焚……

政治固定的根源就在於有些人太過聰明,聰明到通過財富或權力將這種優勢固定下來。只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群體的自我糾正機制會消化這些固定者的聰明,進而增大群體,進化自身。
後記#
光合作用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類比光合作用可以獲得很多東西。強弱也可以類比光合作用,強弱就相當於量子層面的共性,其他的經濟、文化、身體、道德等等優勢都可以進行轉化。光合作用是轉化的聖經,是大自然的煉金術。光合作用是植物的根本,同樣政治光合作用也是群體的根本。
我不否認本篇很垃圾,前後寫了三個多月,結果製造出了一個垃圾。不過今天終於把這個垃圾打包了,丟掉就世界和平了!哈哈哈!
最後念詩一首: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025-10-21]]